到达法王寺的时间是下午1点半,别人花一个多小时的潭头穿越我们竟走了三个小时,正应了陈毅元帅《忆江南》所写的“天将午,饥肠响如鼓”,五脏庙咕咕地响个不停。
法王寺位于潭头镇的边兰村,这里原来是一片海湾,距今2600多年前,海岸线逐渐东退,直到形成现在绵亘环峙的平顶状、鲎尾状的小山丘,统称为筹峰山脉。
在这些星罗棋布的筹峰山脉中,有一座叫净居山的小山阜,山间深藏着一座据说是建于唐代的法王寺,寺建在景色宜人的锦鲤岩上,这里曾经是明代文峰书院的所在地,明朝永乐十年状元、“代帝祭天一日君”的马驿马彦声就曾在此处读书。
法王寺并不大,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层升高,殿宇层叠。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十八罗汉、青石卧佛等,它最大的看点就是十八罗汉与青石卧佛这两处独特的石雕艺术珍品。
法王寺到了
法王寺放生池
法王寺山门
法王寺天王殿内的笑口弥勒
法王寺天王殿内的韦驮尊者
雕刻着十八罗汉的天然青石岩有
法王寺十八罗汉
各个角度看法王寺十八罗汉
扶着锦平磹旁的栏杆向上攀登,就到了鲤鱼磹,因为磹势巍峨、悬岩险峻,有乡民出资在悬崖边修建了观景台,并安装了铝合金栏杆,站在观景台上,那尊号称全国最大的卧佛石像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佛前开阔的空埕上一片忙碌,工人正加紧施工,对青石卧佛四周景观进行扫尾。
这尊巨型的青石卧佛是释迦牟尼石佛像,呈侧身睡卧状,一臂曲肱而枕,体态安祥,人称这种姿势为“吉祥卧”,石像就地取材,由一块长
法王寺的巨型青石卧佛
法王寺卧佛法相庄严
站在法王寺卧佛前的我显得那么渺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