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过黄山的人都知道,黄山有两个大门,一个南大门,一个北大门。南大门指的是汤口,大部分游客都选择从这里的换乘中心乘车上山,或到前山的慈光阁,或到后山的云谷寺;北大门指的是太平(原是个县城),来自合肥、铜陵、安庆方向的游客一般从这里的松谷庵乘索道或步行上山。
黄山导游图
我们下京台高速后来到的是位于南大门的汤口,经人介绍住在汤川路的“驴友老巢”云海楼,标间一间两百,吃得倒不贵,两桌才花了494元,还有免费长途和10兆光纤免费上网。云海楼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游黄山有景交车接送。景交车是黄山的一大特色,全称“新国线景区交通车”,到黄山风景区游玩一般不准其他车辆进入,只能在换乘中心乘坐景交车进入景区,单程每人13元。在汤口有寨西、东岭、南大门三个换乘中心,接送我们的景交车来自寨西。
黄山自助自驾游酒店,有“驴友老巢”之称的“云海楼”
黄山有前、后山之分,人们习惯将温泉、玉屏楼、天海景区一带称为前山,将北海、始信峰、松谷庵一带称为后山,前山雄伟,后山秀丽,都是游客必到之处。相对于前山、后山,黄山也有两条索道,一条是前山的玉屏索道(慈光阁-玉屏楼,每人65元),一条是后山的云谷索道(云谷寺-白鹅岭,每人65元),为方便游玩,我们决定从后山乘坐云谷索道至白鹅岭,经北海、光明顶、天海、鳌鱼峰、百步云梯、玉屏楼、迎客松,到前山乘坐玉屏索道,穿过慈光阁,回到温泉,然后乘坐景交车回到我们住宿的云海楼。
黄山的前山与后山
早上八点正,我们随景交车来到了后山的新国线集散中心,购买了景区门票(大人213元,儿童178元)与索道票(每人65元)后,我们便在上山通道排队等候搭乘缆车,长长的队伍蛇行逶迤,几经曲折,放眼望去颇为壮观,让我想起去年去港澳时通关的场景,那一次也是一等一个多小时。在检票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我们看到了黄山当天的天气状况:“雨夹雪,西北风3-4级,最低温-2℃,最高温度1℃。”看来这次想体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险峻雄奇颇有点难度。
位于后山的新国线集散中心
进站口
检票大厅里的电子气候屏
游客上山通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先通过一段长廊
在黄山地质博物馆门口领票
这时候天气还行,能见度虽不高,但并未出现雨加雪
这座山峰叫“始信峰”,黄山三十六小峰之一,海拔1683米
雪径人踪灭
云谷索道入口
云谷索道前排成长长的队
我们从8点20分左右开始排队,在9点30分才乘上缆车
终于看到缆车了
九点半,经过漫长而无聊的等待之后,我们终于搭上了云谷索道的缆车,索道上部位于白鹅岭东北侧的山凹处,下站位于云谷索道线路北侧的另一个山谷中,上下高差775米,总长2642米。刚乘上缆车,我还兴致勃勃四处拍照,但随着高度不断攀升,人就这么“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被一股钢索绳吊在半空中,间或一阵疾风吹过,都能感觉到缆车在空中摇摆,坐在车里,就是再强大再尊贵的人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徒叹“高处不胜寒”了。透过玻璃向下俯瞰,绝壁危崖嵯峨峥嵘,幽径峡谷深不见底,云遮雾绕中连吊着缆车的钢丝绳都看不真切,隐隐约约,似有若无,虽明知发生危险的概率是相当的低,但头重脚轻、头晕目眩却不可避免。想想也是好笑,在奔赴黄山的途中,我们在冰雪覆盖的高速路上感受到的是“如履薄冰”,如今身在空中,却体会到了战战兢兢的另一个层次“如临深渊”。
缆车开始攀升
沿途可以看到小梦幻、双猫扑鼠、仙人指路、石笋矼等景致
开始穿行在云雾之中
在缆车上看北海
渐生高处不胜寒的战栗
如入仙境,腾云驾雾
七分钟的路途,只觉得起码走了个把小时
随着爬升高度的不断增加,雾锁云封,阴霾蔽天,缆车也渐渐被白絮般的浓雾所包围,放眼四处白茫茫一片,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穿行在氤氲的雾中,有如乘云驾雾。当缆车蹒跚地撞进云雾缭绕中的白鹅岭索道站,我才发觉,短短七分钟的路程竞让我油然而生沧海桑田的感觉。
雾渐行渐大,缆车被裹在云雾之间
对面都看不见了,整个人感觉失去了控制
朦朦胧胧间,缆车一头撞进了白鹅岭索道站
看上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我们看到的第一棵奇松
至此,黄山之行的序幕正式拉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