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榕城博友已三上古崖山尾,分别是8月5日、8月12日与9月2日,三次都是从永泰塘前的观音桥进山,第一次与第二次原路返回,第三次从福清的东山村下山,尽管各有收获,但最具标志性的景点“金瓜石”却一直无缘得见。
我因为事情较多,仅参加了其中的第二次,那次既幸又不幸,幸的是在进山的观音桥畔偶遇福州登山界赫赫有名的“野人一队”,他们做为向导,要带领厦门蓝天登山队攀登古崖山尾,露营知音瀑布。之后,我们便追随野人队钻山溯溪,省却了许多探路开荒之苦,不幸的是因林深草密,已成功登顶古崖山尾数次之多的野人队竟然迷失在莽莽林海之中,在离山顶直线距离不到200米处铩羽而退,使我们最终再次与“金瓜石”失之交臂。
10月20日,我与另九位榕城博友参加了晴天户外俱乐部组织的“福清一都东山村—古崖山尾—金瓜石—十字坡—永泰塘前观音桥”的穿越活动,这也是榕城博友今年以来第四次向古崖山尾进发,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不但登顶虎牙,还找到了心仪已久的“金瓜石”。
古崖山尾,又称:虎牙山尾,爱称:叠叠石,海拔1004米,是十八重溪源头,也是全国最险、最原始、最有名气的溪流源头之一。因地处福清、永泰、闽侯三县的交界处,山顶耸立着三县界碑,以及军委测绘局的铸铁地标。登高望远,漫山遍野的高山草甸连绵起伏夺人眼球,放养的黄牛成群结对舔犊情深,环顾脚下,千仞石壁高高耸立,直插云霄,十八重溪重岩叠翠,尽收眼底,天气好时,甚至可以远眺福州市区,尽管影影绰绰看不真切,但三山两水(指闽江、乌龙江)轮廓犹在。
古崖山尾的自然风光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也许平平无奇随处可见,但它的中生代火山熔岩地貌却令人惊叹,至少在福州的五区八县,类似古崖山尾这般的金瓜石岩貌绝无仅有,相当少见。据博友止于至善考证,永泰多玄武岩与花岗岩,前者为“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后者是“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古崖山尾,你随处可见如南瓜般的巨形花岗岩,锯齿的瓜楞沟壑纵横,坎坷起伏,甚至连路旁的石块也如搓衣板般,沟沟坎坎,七皱八褶,令人称奇。
永泰塘前桥,通往永泰塘前乡与福清一都
福清一都的东山村,我们就是从东山村入山,开始古崖山尾穿越
三辆车,105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山区
经过欧阳修摩崖石刻处
三生石与遗照台,相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题,落款为“永叔”
出现岔路口,向左进入古崖山尾
到达石门坑
前一段是土路,长满了草,后一段是石板路,靠近一都溪
第一次过溪
上山
上山
看到垭口
向垭口挺进
第二次过溪
向上
向上
到达垭口
垭口秋色
在垭口稍停
峰顶枫红芜绿,分外妖娆
看到一片草甸
接近峰顶处,一片火烧山的痕迹
到达草甸
俯瞰垭口,我们就是从这里上的山
行走在草甸上
感觉有点象福清的大拇山,都是不长树光长草的
仰望山顶,此处海拔大约在950米
向最高峰挺进
经过一片平整的坡
山友自编自导,自得其乐
最高峰海拔1004米
看十八重溪
指点江山,远处峥嵘处就是虎牙
黄牛成群,也不怕生
虎牙在望
牛,我来了
古崖山尾因虎牙而名
虎牙
虎牙旁的巨石
劲霸男装的“广告”
这头牛认准了这位淡定哥,一个劲地往他身上靠,莫非二者息息相通
托起虎牙
下山,向金瓜石前进
山崖边的牛,淡定
到达山凹处的金瓜道观
道观前黄牛成群,我们选择在此午餐
金瓜道观内的北斗星君与南斗星君
这就是我的午餐,因为是第一次带气锅煮面,居然忘了带筷子,只好折了两根竹子代替
看到第一块金瓜,还不觉得怎样
看到第二块金瓜,有点好奇:怎么这石头都长得有楞有壑呀
第二块金瓜的背面
石屋处的独立巨石,形如水牛小憩,故名“水牛石”
看到第三块金瓜石,这是逆光拍的,有点暗
这是第三块金瓜的另一面,我们将石前的五棵树伐倒,整块石露出本来面目
石顶直径十几米,可容数十人
石边的锯齿状瓜楞
我推
我飞
我蹦
还有踹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准备下山
翻过一处栅栏
钻草丛中了
下山
下山
下山
路过一片柑桔园......每个人的行囊都变重了
第三次过溪
下山,到达掌坑溪
一片桉树林
路边的小石块也呈瓜形,上头沟沟坎坎,辙壑难平
又一块
回望桉树林,沐浴在一片霞光中
夕阳西下经,映红了天
到达山脚处的观音桥
在桥底拍观音桥
回到永泰塘前的赤鲤村口,因为有队员生病,领队的带十来人用担架将他慢慢抬下山,我们大队人马都在村里等他,足等了近两个钟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