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我喜欢在福州的大街小巷间穿行,也喜欢在福州的山清水秀中沉迷,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

 
 
 

日志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2015-06-04 13:57:07|  分类: 古井微澜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出后张路,稍左拐就到了北大路,再沿东北向走五六十米,就看到一条水泥铺就南北走向的小巷,巷口的坊额上红底金字写着“井巷小区”四字,据黄老师介绍,这条小巷名叫井巷,巷因井而名,井也因巷而存。

能够使巷因之而名的井,自然不是凡井,这口井旧名社坛井,是宋代罗源城内“七星井”之一,泉出“凤山右二百步”的群玉山下,清冽甘美,久旱不涸。据县志记载,井始凿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距县西四十步”,为祭祀土地的社稷坛所有,只是经过近千年来多次的疏浚重修,如今的井早已不复旧貌,连位置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距井2.5米的路边,围有花岗石打造的栏杆,四柱三间,高1.1米,0.21米见方,华板高0.85米,厚0.18米,中长2米,左右各长1.7米,右栏板上镌着“乾隆丁酉年”,左栏板上镌着“桂月募缘”,乃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农历八月募缘修建栏杆时所题。

从栏杆右侧的豁口进入,就到了井旁。井呈方形,深5.5米,花岗石砌造,水位常年保持在4米以上,水源充足,亢旱不竭,现仍为当地居民饮用、浣洗所用。井栏为花岗石,高0.8米,东西宽1.5米,南北宽1.52米,南向栏板镌“维(宋)元丰七年(1084年)岁次甲子谨造”,西向刻“(元)大德甲辰(1304年)募缘重修”,东向刻“(明)万历丙申(1596年)劝首丁文策、张一德、杨居仁、林乔募缘重修”,北向刻“井巷井,罗源县人民政府修建,一九九五年三月”。在井栏上,南北向搁着一块压井石,一道道绳痕,将石的中间部位勒出深深的一段凹槽,俯在石上向下望去,井壁上青苔斑驳,泛着岁月的沧黄,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风雨沧桑。在井的东侧0.6米处,放置着一口圆形洗衣用石臼,径1米,高0.48米,深0.35米,虽没有找到年份铭刻,但例来有井就有石臼,想来也是随井而生,伴井而存。

2013年3月,这口堪称罗源古井之最的井巷井,终于被罗源县人民政府列入三普名单,希望有朝一日,它能晋升为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得到更好的保护。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清刻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清刻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宋刻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元刻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明刻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近代刻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罗源看井(一)井巷井 - 穆睦 - 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423)|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